【鲜花#6】病中杂记
想不到吧,你被四个男同包围了。——某同学
此话一出便引发了小范围的轰动。四个男同加上一位男同学都笑了。
说话的这位同学想必是把自己归结为了男同,这自然不是出于自我剖析,而是因为他大概不是男同。
他说的四个人中,除去他的剩下三个里面自然是有男同的,但有几个,我不好说。
首先,大于等于一个是好断言的,因为有一位确确实实的是男同了,甚至还给男同学写了一首小情歌,在新年联欢的时候当众演唱。
其次,男同学后面那位“男同”,我是不熟的,他是不是男同我不清楚,但是他在刚上高一的时候给我写了一封情书,姑且算是男同吧。
最后,虽然我笑的最开心,但是某同学算上的四个男同里面显然有我一个。
我不觉得我是男同,最多也只能算半个,毕竟我喜欢好看的小姐姐。
也许这里面只有 2.5 个男同?
想必不能这么说,因为还没有考虑那位男同学呢。
为什么这位男同学能够吸引 2.5 个男同呢?
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他的外貌吧。且看:
一双丹凤三角眼,两弯柳叶吊稍眉;身量苗条,体格风骚;粉面含春威不露,丹唇未启笑先闻。
再有就是不可否认的,他至少曾经是半个男同。也许时间已经到了男同的半衰期,姑且认定 5 个人里有 2.75 个男同吧。
再回头一看,只有某同学坦坦荡荡清清白白。
之前不知道在何处听到了一种说法,说男生在成长过程中同性恋是正常阶段。
于是拉小手拉了四年。
于是不懂,发现女孩子看百合番也能津津乐道,感觉女孩子真的是太好了。
后来思考男同的根本原因。
贴贴是欲望的释放。
很难想象这句话出自一个初三生之口。
说起来当年某同学还怒骂这句话来着,现在已经自诩为男同了。
对于这句话,我是部分认同的,只是似乎仅仅为此而背上男同的骂名有些得不偿失了。——现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那么发达。
又想起每次被找上贴贴的时候,男同学会说。
你好饥渴啊。
他投怀送抱的时候,自然也会收到相同的答复。
这么一看上面那句话似乎更加的成立了。
口渴了自然要喝水,空虚了自然想要爱。
当年第一次看《灿烂千阳》,被里面的“hs”桥段震碎了三观。
后来读了日本文学,发现卡勒德胡赛尼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是小菜一碟。
小时候家长提到某些书的时候总会说“你这个年纪还看不懂”
印象中其中有一本被给予这个评价的书是《活着》。
大概小孩子确实是看不懂《活着》的,但是恐怕比起“看不懂”可能问题更大的是给予孩子幼小心灵的震撼吧。
但是同样我想《故乡》对于初中生来说也一定是看不懂的,但是他确确实实存在于初中课本中。
但不对,《故乡》大概怎么说也能看个大概其,《雪国》《山音》这些作品大概大部分人只能不明觉厉,空留遐想。
记得此前 \(y\) 君告诉我,他在初中(还是小学?)的时候就读了《人间失格》,如果我要做家长,恐怕这本书要算作禁书中的禁书。
但是读一本书能够彻彻底底改变一个人吗?轻微的消沉自然会有,大影响恐怕不然。奋发的人读了《且听风吟》一句无病呻吟便一笑带过了,颓丧的人读了《睡美人》也不会更加想死。
难道没有什么适合看的了吗?
《伊豆的舞女》自然是好的,没有所谓hs情节,也没有弥漫着颓丧的气息,用时髦的话说便是“青春伤痛”。
这样的作品我这样空虚的人是爱看的。
就像《夏至未至》,当年还是和曹哥哥一起读的,被调侃为“日本原装进口”,现在想起依旧刻骨铭心的腹痛感。
就像《秒速五厘米》,就像《四月是你的谎言》,就像《可塑性记忆》,故事在最辉煌的时刻凋谢。
瞻顾遗迹,如在昨日,令人长号不自禁。
贪婪的人有无尽的欲望,想要甜甜的恋爱,想要电视剧中梦幻的生活,想溺死在幻想之中。
贪婪归于空虚。
这欲望,恐怕就是那些男同们内心贪婪的外在表现。